卡在那裡  

秋日的午後,溫暖的陽光穿過窗戶和鵝黃色的窗簾,灑進了諮商室,室內很溫暖,我對面坐著一對母子,三年不見,大家憶起了當年,也歡喜分享了現在。
小段說:「我高二時休學,當時很茫然,不知要做什麼,後來…我出國了,在法國當了一年的交換學生。」
小段媽媽接著說:「當時我也不確定這樣做到底好不好,只是知道一定不能荒廢時間,又想起你對我說過『放手讓孩子去嘗試、去體驗,他很聰明、他會思考』所以,剛好有這個機會,就讓孩子去當交換生。」
小段和媽媽臉上露出喜悅和信心的神情,兩人的互動非常和諧、和樂。這溫馨的一幕和當年陷於困局衝突中相比,是天壤之別啊!

資質優異 讀書敷衍了事
小段小學五年級開始,經常發生令父母傷透腦筋且不知所措的事,例如:偷上網玩遊戲、私自花錢購買遊戲點數,在學校常因愛講話、調皮搗蛋、帶頭作怪而被老師處罰。
小段媽媽無奈的說:「他明明是資優生,但不把心思花在學習這件事上,看他讀書樣子就知道是在應付,這樣下去是糟蹋自己的資質,作父母的我看了真的很不忍心!」

不寫功課 親子關係緊繃
小段在小學時讀資優班,其理解和反應能力都讓老師讚不絕口,但在普通班時卻是老師眼中的頭痛人物,然而,所有老師一致認為小段「懶惰」,建議他應該再多用些心、多些耐心,改掉只用小聰明的學習態度。小段當時說:「我希望所有課都在資優班上,也希望抄寫的作業在班上消失,我討厭寫那種『白痴』功課。」
完成功課是當時小段和媽媽之間,關係衝突的原因之一。無論使用何種增強鼓勵或剝奪處罰,對小段一點效用都沒有。我和小段討論解決的方法,小段說:「如果老師能讓我用電腦寫作業,我一定可以準時完成、交作業。」然而,我和小段討論的結果並沒有被父母老師接受:「我們要訓練小段從基礎做起,不要讓他養成『好高騖遠』的心態。」因此,寫功課的拉鋸戰繼續上演著。

升上國中 衝突不減反增
小段和大人間的戰爭,到了國中更加劇,小段抗拒以考試升學為導向的學習,在課業的表現上平平,和父母間的衝突不減反增。
小段對父母的抱怨是:「他們老愛管我,但卻用他們自以為是的方式來管我,我只好跟他們大吵一番,吵到他們放棄不想理我,不理我這樣倒好,我就解脫了!」
父母對小段的情緒是:「他從來不反省自己做的事,一味怪別人,還要求別人要配合他。我們看不慣一個不為自己負責,卻要我們為他做任何事的小孩,而且他很自私、不懂體諒別人、不為別人付出。我們很替他將來憂心,沒有成就就算了,萬一成了社會的負擔、製造社會問題,那怎麼辦?」

給他空間 釐清卡在哪裡
親子間的衝突互不讓步,我對父母說:「我可以了解你們的擔憂,我相信小段也被卡住了,他或許不想成為這樣,但卻偏偏做不到。你們再給他一些時間和空間,釐清自己要的是什麼?他真的是聰明的孩子,他在找自己的路。而你們如果累了,就暫時先退下休息。如果你們還想做什麼,就祝福他吧!」
對小段,我說:「小段,多年來你一直用你的腦袋瓜,想各種方式來對抗威權,也想盡各種方式滿足自己,對朋友、或家裡以外的人,你運用你的觀察和敏感度來應付、討好,使自己可以得到肯定,但是你花這麼多力氣在應付這些事上,最後,你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這樣下去,你會迷失。」

一步一步 茫然中找出路
也許我這麼說,並不會讓父母放下一切憂慮,小段也不會一夕間有巨大的改變。然而,小段說:「我胸口常覺得悶,我除了知道自己很聰明外,我並不認識自己、了解自己,而且我現在不敢告訴別人我是資優生。」
我鼓勵小段:「家人、學校、制度,短時間內能改變的很有限,但我們可以做我們可以做的事,在我們能做的範圍內,一步一步來,總會找到出口的。」
小段漸漸穩定下來,到了國三考基測那一年,小段付出了一些努力,考上一所不錯的高中。小段父母雖然不盡滿意他的讀書態度,但還算滿意其考試的結果。
直到高一讀完,即便讀的是人人稱羨的高中,小段仍未展現出積極的學習態度,直到小段提出他要休學,父母也無奈的答應了。

休學一年 意外找回自己
然而這一步是危機也是轉機,小段從法國回來後,對父母說:「謝謝你們讓我休學,又讓我出國當交換學生,這一年我所體驗、所學習的,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。我了解你們的辛苦和操心,我也看到自己的不足,但是我現在知道我自己的人生方向是什麼,我要為我自己的人生方向作準備。」
小段媽媽對我說:「作父母的要放下真的很不容易,磨了這麼多年,終於還是要放下,可是真的放下了,孩子才會成長。」
我也回應了小段媽媽:「放下是代表你對孩子的信任,你信任他,他的生命就會找到出口,你的祝福就會成真!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unselorm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