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篇文整理自105/2/18,新獵人本色廣播節目,《親師生會客室》單元, 主持人:莫茲婷 心理師,受訪來賓:楊亦喬 心理師》

 

以前在電視新聞會看到,哪個老師被家長告了,或是哪些學生受到不當的體罰;過去家長對老師敬畏三分,現在老師反過來還蠻怕家長的,家長也對老師心存畏懼。親師的關係原本應該是蠻緊密的關係,可是現在許多校園議題,發現關係是有些緊張的。所以今天邀請新北市學生諮商中心 楊亦喬心理師,一起與您來談談「老師和家長要如何共舞,才能互為助力而不是阻力呢?」

 

亦喬心理師在學生諮商中心,看到蠻多親師的問題,狀況如何?

學生在學校時間長,家長對學生的表現很在乎,普遍家長社經地位都比過去的高上許多,有許多想法也希望給孩子新的教育環境與資源。家長也會把過去自己的經驗,放到孩子身上給予很高的期待,對應到學校,當老師也有自己的帶班風格與處遇,相互碰撞時,就會產生摩擦。我們要放心,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,透過溝通,讓老師更了解如何跟孩子互動。

 

當家長很想告訴老師關於孩子的事,但怕講太多怕有標籤,講太少又怕了解不夠小孩。家長是否會有不曉得怎麼拿捏的狀況?

多數遇到的是比較漠不關心的家長,但遇到主動積極的家長,老師會很感謝,更加了解要如何更多協助孩子。像是寫作業很容易引發親師衝突,很多家長會視為是自己失職,但建議要先瞭解孩子個人狀況,先瞭解孩子的能力到哪,卡住寫作業的部分原因是什麼,家長老師可以協助的點有哪些?這是親師衝突的經典例子。也就是說,如果家長對孩子可以先觀察,哪些點是需要被協助的,為什麼會這樣,多瞭解孩子,再多跟老師溝通,例如可能需要在寫功課上的協助,再跟老師討論方法。

 

當家長了解學生狀況也提出觀察,再跟老師討論,一般來說,老師可以跟家長討論嗎?

一般老師會卡住的議題,在帶班的公平性。老師會擔心針對某個孩子做特別處遇,會對全班有沒有公平。老師這麼做的用意其實希望可以幫助學生適應一般學習環境的要求,幫助孩子累積成功經驗,能夠增加學習動機。

 

老師若真的提出他的難處,有帶班的公平性,家長要怎麼繼續跟老師溝通呢?

有遇過一些家長,讓老師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有限。鼓勵老師增加自己的專業知能,增加對特殊孩子的認識,從同理角度去幫助孩子。做家長的也不要放棄溝通,更積極的幫助老師去了解孩子,另外,家長積極正視孩子的限制之外,更積極的認識孩子本身有自己的優勢,不只有弱勢地方。

 

家長要跟老師做溝通,要先觀察孩子,是以對孩子的了解為基礎,而不是自己對孩子的期待,若是老師剛開始不了解,就是再繼續溝通。老師也是孩子在學校的家長,若是以這樣的觀點去看,家長與老師的關係是同樣的身份,只是在不同環境中教育孩子。

 

若是老師想要幫助孩子,想要跟家長溝通,但成效不好,會不會有這樣的情況?

目前的統計,出現自閉傾向的學生,比例是提高的,老師帶班是更為辛苦。老師在專業背景當中,有些資源是可以放進來的,例如:特教、輔導,學校就像團隊合作的概念,每個人都有有限性,若班級中有較為特殊的孩童,可以花多點時間請教專業的教師。老師要把資源視為是可以使用的,可以一起合作的,在工作上面可以發揮得更流暢一些。

 

若是老師遇到些特殊的家長要溝通,會遇到有理講不清的情形嗎?
會比較建議先把所有的相關任課老師先聚集起來,召開一個會議,再一起與家長做討論。希望呈現在家長面前的是,有一個團隊在幫助你的孩子,讓家長了解老師在角色上面是為難的,在協助孩子學校適應時,跟家長做說明,讓他們放心。

 

若是小至一些學生表現出的生活習慣問題,老師覺得不妥,可能不需要用到團隊合作的狀況,有這些狀況嗎?

較弱勢的家庭,家長因工作繁忙,老師負擔起照顧者的角色,希望讓孩子放手去成長的空間,讓老師在教育一併管理中,發揮其功能。

 

若老師希望家長一起來,有一致性的管教與要求,像剛提的生活習慣,小問題影響到孩子的人際關係,老師要跟家長提出來嗎?

建議關係是為信任關係,有任何想法都可以提出來的,也讓孩子了解他的周遭重要他人都是有共識的。

 

怎麼提出來,才不會讓家長尷尬?

有時會提出一個好奇,比方:我有觀察到孩子在學校習慣把吃完的食物網抽屜放,期待老師對家長做說明,老師同時會教導孩子做垃圾分類,希望學校的好行為,可以延續到家庭當中。

 

有些家長太管事情了,遇到這樣的家長,老師可以怎麼辦?

會希望每個人角色地位是清楚的,讓孩子面對不同環境時,都有一致呈現,不讓孩子很混亂。建議老師,與家長溝通上面,以學生為主軸,理解孩子的需要,知道家長的想法。媽媽好好做媽媽角色,就他的家規做要求,有些部分就要交給學校老師。家長要先了解老師的行事為人,與老師多些交流,知道老師的管理方式,增加家長的信任度與安全感。

 

 

聽眾朋友來信,宜蘭的小翠媽媽來信:“我孩子班上有位過動兒,我教小孩要跟不同的人相處,但現在班上的秩序越來越亂,老師似乎快管不住,我該怎麼向老師反映改善秩序?或是家長又可以對班上做些什麼嗎?

亦喬心理師回覆,小翠媽媽在做一個示範,即我們發生的事情不是我可以控制的。小翠媽媽是看到老師快管不住,也呈現出孩子帶回去的訊息,可以直接去關懷一下老師,也把正向行為去放大,去觀察過動的孩子,有哪些處境是辛苦的?學習如何與這樣的孩子相處,例如表達出自我的感受。同儕之間互相影響,對班上有正向影響力。建立彼此學習協助的角色,學習如何控制自己,第一時間去向老師請教,第二,教育自己的孩子,去鼓勵孩子表達感受,回饋給老師或過動的孩子,教導他表達正向,與好的人際溝通。第三,期待環境是和睦的,幫助過動孩子在適應過程中更加穩定。建議家長變成是老師的協助者,了解老師需要什麼協助,教導孩子與過動孩子合作相處,讓過動孩子也有被同伴的滋養。

 

 

亦喬心理師給予家長老師勉勵的話?

我們是在團隊當中運作,孩子安全感會提升,與老師的關係好,孩子在學校發展也會好。我們需要意會到,自己的角色也需要跟他人分工。在過程當中,每個人都很重要,各兼其職,把自己的位置做好,很多時候也是信任,同樣是在乎我們的孩子,我們是共同面對一個問題,比較不會孤單挫折焦慮,反而知道下一步可以往前走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親師溝通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unselorm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