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涯舒禾.jpg

(圖片來源:網路)

文字整理:李書儀

 

本集《新獵人本色》來賓 趙舒禾心理師 要來和大家談談:「父母如何去除自己的框架,協助孩子發展他的生涯」

 

不曉得聽眾朋友小時後有沒有被問過長大之後要做什麼?會有一種刻板印象,女孩子可能就成為老師或是護士,男生可能是醫生、律師或工程師,已經有既定的男女生該做的事。可是不曉得各位有沒有發現,現在找工作已經沒有男女生應該做什麼的分野了,現在已經打破男女生行業的性別,可是這樣又會讓聽眾朋友感到困惑:那到底我的孩子長大要做什麼?聽眾朋友可能會有這樣的思考。所以我們今天要來談談,現今這世代面對這樣的變動,我們的孩子是否更有出路呢?今天的來賓是趙舒禾心理師,她是銘傳大學商與工商心理學系兼任助理教授,也是格瑞思心理諮商所的心理師。

莫老師提問,現今二十一世紀的工作是不是變動與分類都越來越複雜了?

舒禾老師回答到,現今的工作較難以分類,大約在十年前,比較像一個變形蟲的工作型態,可能會需要有複合性的專長,比方說我有生物科技的專長,也懂得如何做行銷,較易找到工作,升遷方面也比較容易往上爬。現在甚至演變成為,自己開創工作,比方喜歡獨角仙的人開設生態園區的教育,自己發展開創出生涯。生涯即為把你的特殊DNA活出來,現在是每一個人的獨特性發展,去開創你的工作。

莫老師提問,你覺得我們的家長要陪伴孩子去發展特殊性,目前我們的家長有這樣的觀念嗎?

舒禾老師回答到,現今我們要面對的是整個世界的世代交替,現在不再是過去工業時代,某個職位有一個坑,然後你去填那個位子。可是父母仍然在原來的教育之下,父母建立起世界的秩序,世界應該長什麼樣子,如何去因應的模式已經形成了,父母用著我怎麼長大?我怎麼看待世界?要來陪伴孩子。相信現在父母內心會有這麼高的焦慮,是在內心感受到了這個衝突及落差。

舒禾老師舉了一個例子:高中大學以上的學生,會來跟舒禾老師討論生涯的事情,會抱怨一個事情,在讀書的時候,父母要求要我唸書,可是當我一畢業,父母就馬上要求我要找到一份工作,可是我長期要求扮演好一個學生的腳色,一出社會又被要求扮演好社會人士,這是突然間的腳色轉換,或是在當學生時,父母會說先不要交男女朋友,等畢業再說,可是一畢業父母又會問,怎麼都沒有男女朋友?小孩就會說,為什麼都是煞那間的改變?而不是用一種發展的概念 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現在的工作型態,需要源自於每一個人自己的DNA,你是一個怎樣的人,才能發展出自己的開展,所以如果家長不是用發展的概念看孩子,讓孩子認識自己探索自己的話,如果是用到了某個年紀就要做什麼,這個框架到二十一世紀已經算徹底的瓦解了。家長需要認知到的一點是,我們在談職涯發展的現況,孩子長大之後一定是面臨到現況一路發展下去的。所以今天我們很需要談到,如何打破刻板的框架,來協助孩子發展他的生涯。

舒禾老師分享一個學生,他的DNA對於美髮有很高的敏銳度,很想要往這個領域發展,但是媽媽覺得如果讓外人知道孩子讀高職,非常的丟臉,孩子於是捨棄自己可以發光發熱的方向,去照顧了媽媽的焦慮。孩子學習到的是,我不可能為自己選擇我的路的,但若我們是這樣對孩子,就不要到他三十歲時抱怨,他不對自己的人生負責。所以如果孩子知道自己的DNA發展的狀況,家長就要鼓勵孩子自己去發展,也許他就能更信任自己,為自己負責,也減緩父母的焦慮感。莫老師補充,生涯就是你要如何用自己的生命,所以如果以一種還沒把自己的生命用出來的感覺,或是有些事情想要做,但是現在的角色還沒辦法做,這表示你的生命的某些部分還沒有開展出來,可能需要停下來再去檢視一下。

莫老師提問,父母親除了幫孩子安排許多的才藝課程繳費之外,還需要做些什麼呢?

有些家長聽到舒禾老師建議要給孩子探索時,就苦惱自己的孩子對於英文數學都沒有興趣,這顯示出家長對於探索所浮現出來的樣貌,僅限於學科。舒禾老師分享到,我們需要先打破對探索的範圍,去開放探索的型態,不一定是學科或是才藝班的型態。需要思考的是,孩子如何在探索的過程當中,去認識自己,認識這個世界有哪些東西?若問他你學到什麼,孩子就不會以開創性的思考來思考,很容易退縮。

莫老師提問:父母提供多樣的探索是很重要的,你覺得父母在孩子身邊如何協助?

青少年發現自己的熱情,想要投入的時候,常常會跟家裡有斷裂,原因是家長可能會覺得不要花太多時間玩社團,然而讓孩子發現自己熱情所在投入在其中,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,可以分享自己的體會與經歷這是重要的,他的分享成為他可以認識自己的素材,態度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支持。舉例說明,孩子去夏令營,回來分享他的經歷,只分享跟輔導員做什麼他很開心,這幫助我們認識孩子的特質,喜歡跟大家在一起的感覺,喜歡幫助別人,讓孩子了解自己的特質。父母應該帶著好奇及探索的心態,去了解孩子發生的點點滴滴,也需要敏銳去覺察,有哪些地方是可以回饋給孩子的。

今年夏天,台灣兒少生涯教育促進會也舉辦很多這樣的活動,幫助孩子透過探索、體驗來認識自己。兒童夏令營:尋找天賦之旅,從小幫助他探索自己,以及青少年單車環島挑戰營,透過心理師不同的眼光來引導他們。聯絡電話:02-2325-9026。

最後,舒禾老師想跟我們說的一句話?打開空間,張開眼睛,看見你的孩子,支持陪伴他去認識自己,相信你也會發現不同的自己!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生涯教育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unselorm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